嘉人 marie claire 紛享世界 風格由我

尋訪:開私人博物館的女人們

來源:《嘉人》2011年9月刊 編輯:michelle
導讀:“博物館”一詞,源于希臘文“繆斯庵”(museion), 原意為“祭祀繆斯的地方”。在Google上輸入“私人博物館”這一詞條, 瞬間會出現(xiàn)大約2190000 條中文搜索結果。很難想象假如每條結果后面都有一座 裝滿藝術品的建筑的話,這該是一個多么美麗和富足的星球—— 幾座保存和繼承民間手工藝的民間私人博物館, 幾位女性館長,向你展示她們的收藏世界。

尋訪:開私人博物館的女人們

“其實每件繡品的收藏都很艱辛”,曾麗說。“一開始父親下村寨的時候,村子里都沒有通車,很多路段只能徒步”。曾憲陽早年出過一本介紹苗裝的畫冊,其中展示了近百套來自不同地區(qū)的、式樣迥異的苗裝,曾麗選取了其中的50套,重訪父親當年收藏到它們的村寨,試圖用相機和文字記錄經過30年時間跨度,苗鄉(xiāng)服飾和風土人情的變遷?!扒昂髮Ρ纫幌?,我發(fā)現(xiàn)苗族人的生活已經受到現(xiàn)代生活的很大沖擊。原來服飾上的手工刺繡都變成了機繡,甚至過去每年春天過節(jié)跳花場時,苗族小姑娘左手都要拿條自己刺繡的花手帕邊跳邊甩,現(xiàn)在已經全部換成了街上買來的彩色毛巾。很多地方的繡花紋樣,發(fā)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變化,為了兜售給旅游者,一些人開始繡龍鳳和牡丹紋樣,拙劣的模仿讓人嘆息。

仔細觀察民俗博物館里的繡片和服飾,很多藏品從工藝到色彩都極盡絢爛,華麗得好似皇宮里的貴族用品。苗族人沒有文字,他們用蠟染和刺繡的方式傳承自己的文明譜系。長久以來苗族衣飾上的云紋一直備受爭議,曾麗下村寨時曾經特意問過苗族老媽媽,老媽媽回答:老古里,老古里就是這樣了。其實它記載的是天地混沌萬物初開之時,生命從天地間彌漫的云氣里孕育出來的過程,他們就這樣把自己對宇宙和生命的認知繡在衣服上代代相傳。在貴州和廣西交界的一個叫月亮山的地方,直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通車,從那里收集來的繡片上卻有漢地青銅器上同樣的回紋、萬字圖案甚至饕餮紋。“我和父親都相信:認為人類遠古文明其實是同源的,對于苗家人來說,他們的繡品,就是記錄他們歷史的無字天書”。

1 ... 6 7 8 9 10 11
延伸閱讀
精彩推薦
明星春節(jié)送禮腦洞都不小
明星春節(jié)送禮腦洞都不小
禮尚往來是咱們中國人的老傳統(tǒng),尤其是新春佳節(jié)之際,總要給三五知己備上一份薄利。各位星星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