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人 marie claire 紛享世界 風格由我

李玫瑾 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

來源:《嘉人》2010年3月刊 編輯:Faith
導讀:李玫瑾如懸線問脈的神醫(yī), 即便不見其人,不聽其聲,隔著簾子, 僅僅憑借手中的紅線, 便可知曉疑難,將藥方娓娓道來。 只是她觸目所見,較醫(yī)生更殘酷: 命案現(xiàn)場,血跡與傷痕……挑釁著這個女人心中的悲憫。 望聞問切,她便推知兇手的年齡、身高、體型與行為習慣。 這些在偵探小說中被渲染得有如神助的能力, 竟然是真的? 經(jīng)過長達三個月的邀約,2009年的最后一天,“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”李玫瑾終于進了《嘉人marie claire》的化妝間,一坐就是五個小時——我們認定,這是她給“嘉人”讀者最好的禮物。

李玫瑾  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

如果有下輩子,我還是想做女人,這是創(chuàng)造了一切的族群,她們的水準決定了這個社會的高度。

化妝間里沒有窗,亮度始終如一,恒定得仿佛被時間遺忘。與李玫瑾聊到第三個小時,她才真正放松下來,身體找到舒服的姿勢,話題也轉向內(nèi)心。她在公安大學教書,以嚴厲著稱,提起自己的女學生時卻心疼地嘆惋:“那么可愛的小姑娘,真不希望她以后做我這一行。”

這不是一個適合女人的行業(yè),見慣陰暗與悲劇,遠非“辛苦”二字可以計量。曾經(jīng)有法制節(jié)目的女記者偶然翻開了李玫瑾桌子上的照片:被害的女出租車司機裸身從車上滑出,身上密布傷口……嚇得驚叫,半天不能說話。“女人不應該承擔這些。”接觸刑偵的最初,她看到現(xiàn)場錄像也曾膽戰(zhàn)心驚,一個做刑偵二十年的男警察告訴她,自己對兇殘場面幾乎已完全適應,卻在看到一個被害的四歲孩子尸體后一星期吃不下飯,孩子因疼痛而扭曲的形狀攫住了他的呼吸。“我不會用審美意識去看那些殘酷的畫面,眼中只有一個個傷口,腦中只有這傷口反映出的作案方式,心中只有一定要為受害人報仇雪恨的責任感,他們讓我不畏懼。從做這行的最初,我就給自己立下規(guī)矩,離開辦公室,離開現(xiàn)場,就將頭腦中那段關于血腥的記憶打包存放,回到家,我仍然是那個半個小時做一桌菜、會給孩子做衣服的女人。”

 

1 ... 7 8 9 10
延伸閱讀
精彩推薦
明星春節(jié)送禮腦洞都不小
明星春節(jié)送禮腦洞都不小
禮尚往來是咱們中國人的老傳統(tǒng),尤其是新春佳節(jié)之際,總要給三五知己備上一份薄利。各位星星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