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國民性差異太大
春樹:我覺得這不太可能,因為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國民性差異太大了。
加藤嘉一:社會環(huán)境可能有一些差別?,F(xiàn)在日本年輕人更加兩極分化,精英和宅男各占不到5%,中間有90%的中產(chǎn)階層,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(shù),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上班,徹底服從上級,其他的就裝不知道,裝沒聽到,但他們的沉默也是一但他們的沉默也是一個非常無奈的結(jié)果,在日本論資排輩非常明顯,你的工資、機(jī)會、平臺,都按年齡來考量。大量年輕人無可奈何,除非有非常強(qiáng)大的突破力,或者有極為有力的家庭背景,或者是藝人、作家這樣的職業(yè),他們根本出不來,只能緩慢地熬。日本社會不認(rèn)可反叛者,比如日本足球隊的本田圭佑,還有我,會被很多人排斥,只能出國。你看連中田英壽都說過,我走到了今天,下一步惟一的選擇就是離開這個國家。
春樹:日本的環(huán)境更鐵板一塊,個人再天才也會被毀滅,只能走到給你更多自由的地方。我覺得這方面中國沒有日本嚴(yán)重。反叛者受到了很多網(wǎng)友或者年輕人的追捧,但仍然不受主流媒體的認(rèn)同。
加藤嘉一:主流媒體的價值就在于裝作沒聽到。主流媒體拍政府馬屁,在日本拍社會馬屁,個人的聲音在哪里?
春樹:個人會變得狹窄、無意識。也許我們今天很難得到愛情的原因也在于此,當(dāng)下社會環(huán)境讓一個人很難找到可以和她對等的人。但我既不喜歡日本將愛與性徹底分開的方式,也不喜歡中國方式的溫情面紗,為什么不去追求理想化的東西呢?二十歲以后我很難愛上中國男人了,還是要繼續(xù)尋找。也許是因為,能接受我的中國男人也不多吧。只有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才能接受另一個備受爭論的理想主義者。麥卡勒斯說,被愛者和施愛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,我寧可選擇去愛,而不是被愛。有一點應(yīng)該堅信:在這個荒謬的世界,從未失去過信心和勇氣的人們,最終得到了徹底和完整的幸福。